当前位置: 首页 妇女发展 家庭与儿童

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大麦村——孙小花妇女的事迹材料

发布时间:2015-03-27 15:15 来源:市妇联 作者:qjfl 浏览次数:17667


  人们常用“血浓于水”一词来形容血缘关系之间的亲情、感情,没有血缘关系的人,自然只能是水。水能不能浓于血?茨营镇大麦村委会上大麦村民小组村民孙小花,用她的努力回答了这一问题。      
  故事还得从1995年的那个冬天说起。那是一个平常的冬天,可对于麒麟区茨营镇上大麦村的刘成安一家来说,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冬天。年事已高的刘成安老人,长期受病魔的折磨,自知即将离开这个人世,但他最放心不下的,是在曲靖打工的三儿子刘扩良。这个家庭有太多的困苦,自己和老伴年老体弱多病,三个儿子只有老三智力、体力健全,如果老三不能完婚生育,这个家庭就彻底毁了。在生命弥留之际,老人把三儿子刘扩良叫到病床前,要儿子保证,无论如何要在送他上山前,把未婚妻带回家。面对着父亲期望的目光,刘扩良只有答应。可答应之后,他自己却犯愁了。家里这么穷,别说是未婚妻,就是找个能够说上几句话的女朋友都不可能。思来想去,他突然想起在曲靖打工时曾认识的一个女孩子,虽然说不上有那层意思,但平时也还说得在一起。万般无奈之下,刘扩良只有去找这个女孩子求救,请她来扮演未婚妻,让临终前的父亲有一个安慰,走得心安理得。想到就行动,这个彝家小伙赶往宣威田坝镇,几经打听,才找到女孩子的家。女孩子的父母告诉小伙,女儿回来不久,又到昆明打工去了。刘扩良折转身又赶到昆明,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那个女孩子孙小花,急切地向她说明了情况,请求她一定跟他回茨营大麦村,了却父亲最后的心愿。
  女孩子孙小花一下子懵了。虽然在曲靖打工时对刘扩良有些好感,但毕竟还没有上升为恋情,更没有朝那个方向发展。现在要让她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去“冒充”未婚妻,这真是太难了。要答应吧,将来成不了一家,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;不答应吧,小伙子真诚和期待的目光让天性善良的她不忍心拒绝。既然人家有求于自己,那就帮个忙吧!孙小花点头答应了刘扩良的请求。
  可谁也没有想到,就在刘扩良奔波于曲靖、宣威、昆明三地之间寻找孙小花时,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。刘扩良和孙小花从昆明回到大麦村,扮演变成了奔丧。要让去世的老父亲走得无牵无挂,只有在送父亲的灵柩上山前举行婚礼。也就是说,两人必须要成为真正的夫妻。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,看着这个孤立无援的彝家小伙,孙小花心一软,决定与刘扩良一起,共同完成这个人世间少有的婚礼。
  那是一个让大麦村汉族、彝族村民们为之感慨万千的婚礼,更是大麦村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婚礼。男方家没有给女方家一分钱的彩礼,男方家也出不起这份彩礼;举办婚礼时女方家一无所知,如果知道,这场婚礼就举办不了;没有杀猪宰羊宴请亲朋好友,事实上也杀不猪宰不了羊;新郎、新娘没有一套新衣服,唯一的财产和新婚用品,是村委会送来的一套被子;更没有什么传统和现代的结婚仪式,在用杂木枝条编扎起来四壁透风的屋子里,一对新人以简单到极致的方式,在父亲的灵前完成了人生的大礼。
  婚后第二天,刘成安老人在亲人的护送下上山入土为安。
  结婚和料理后事艰难,结婚后的生活更为艰难。作为农民,家里无牛无马无猪无鸡,要使牛耕地,只有找亲戚借;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家庭,没有房屋,真的是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,但却要承担起这个家庭之前所有欠下的债务。孙小花的母亲从宣威赶来,看到这个场景,与女儿抱头痛哭;随后来看望女儿的父亲,临走时丢下一句硬梆梆的话:“什么时候盖起新房,我什么时候再来。”刘扩良的两个没结婚的哥哥,也与兄弟和兄弟媳妇闹起了摩擦,谁也不愿照顾年老体弱多病的母亲。父亲的病逝,对婆婆打击很大,先是跌伤了脚卧床不起,不久就双眼视物模糊,成天躺在床上虚弱不堪,一次小小的感冒,都有可能夺去生命。
  这个危机四伏的家,这个贫困到极点的家,孙小花还待得下去吗?不仅刘扩良担心,婆婆担心,连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在担心。婚礼前给孙小花送来棉被的村党支部书记也担心,他语重心长地说:“小花,这个家不能没有你,你要是走了,这个家就彻底完了。你要坚持下来,有什么困难,我们会尽力支持你。大麦的条件不算差,只要肯出力,生活会一天天好起来的。”
  孙小花明白老书记的意思,也感谢老书记和亲朋好友、隔壁邻居的关照,她对老书记说:“老书记,你放心,我想我会坚持下来的。”
  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,孙小花让丈夫刘扩良继续出去打工,她留在家里,用她瘦弱的身躯,挑起了这个家庭里里外外的脏活、累活、苦活、重活;种包谷、栽烤烟,有收入的都去干;养鸡、养羊、养猪,把一个家操持得井井有条。她知道,只有让婆婆过上舒心的日子,身体才会好起来,负担才会减轻。人生就是这样,屋漏偏遇连阴雨,婆婆脚上的伤痛还没有痊愈,又患上了急性肾炎,痛得在床上打滚,豆大的汗珠把被子都浸湿了。最怕走夜路的孙小花顾不了那么多,立即冲出家门请人来帮忙。村路坎坷不平,加之夜色深沉,走起路来高一脚低一脚,不知摔了多少跤,才请来几个人,把奄奄一息的婆婆送进卫生所急救。乡村医生没有见过这样的病痛,说病人长期卧床不起,身体极度衰弱,必须立刻转到曲靖市区的大医院治疗,否则有生命危险。可要前往曲靖市区,在大麦这个偏僻的山村,一时上那儿找车去?情急之下,孙小花背起婆婆,到一个有车子的煤老板门上,请他送婆婆到大医院。一开始人家看老人病势沉重,说什么都不答应。为了救婆婆的命,孙小花第一次跪下来恳求。煤老板被感动了,开车送孙小花和婆婆到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。一经检查,婆婆身上患有肌肉萎缩、胃炎、肠炎等10余种疾病,而急性肾炎必须马上手术,要预交2万元的手术费。两万元?这对孙小花来说,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尤其是这深更半夜的,她到哪儿去找去借?婆婆的生命要紧,孙小花第二次跪下求医生动手术,钱她第二天一定借来交上。在她的再三恳求之下,医生同意先做手术,如果第二天孙小花不能兑现诺言,他也无法交待。手术及时,婆婆的生命得救了。第二天天一亮,孙小花到处找朋友熟人借钱,按时把预交款交上了。在婆婆住院治疗的一个月里,孙小花守在病房里,不敢离开半步。婆婆便秘,她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;婆婆想吃水果,她就出去买,而自己的一日三餐,不是一个包子,就是一个馒头什么的就打发了。住在同一个病房的人对婆婆说:“老太太,你好福气啊,养了这么一个孝顺的女儿。要是能做我的儿媳,那真是再好不过了。”婆婆说:“不是我的女儿,是我的儿媳。”
  一个月的诊治和精心照料,婆婆的肾炎奇迹般地好了,其他疾病也得到了治疗。出院回到家,腿脚慢慢就能行动自如。可婆婆并不知道,为了给她看病,这个家又欠下了3万余元的债。旧债新账,这个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。孙小花没有任何怨言,一如既往地种庄稼,养猪喂鸡;一如既往地给婆婆送水送饭,洗衣服;只要婆婆一有不适,马上就到村卫生所和曲靖医治。在她的坚持下,婆婆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。孙小花也在结婚五年后,生下了第一孩子;女儿出世后,这个家庭充满了希望的笑声和欢乐。两个孩子的出生,并没有分散孙小花的注意力。一方面照顾好嗷嗷待补的小孩,一方面还要照顾好婆婆和两个有残疾和智障的哥哥。每天的两顿饭,先把饭菜端给婆婆,让老人吃饱,才让孩子吃,最后才是她自己。而婆婆床上的被子,勤洗勤换,经常是干干净净的;婆婆身上穿的衣服,也是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的。两个哥哥一回来,吃喝拉撒全由孙小花负责。真情所至,天地感动,婆婆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,逢人就说:“要不是有小花这个好儿媳,我一定不会活到今天。”
  不只对婆婆,对亲戚朋友,孙小花也是一颗热心肠。妹妹离婚后,无心管好自己的女儿。孙小花与丈夫商量,将侄女接来,像亲女儿一样对待,如今已来了八年,比对自己家还有感情;姑太的女儿,来到孙小花家四年。甚至连堂哥家的女儿、儿子,到了孙小花家,都不愿意回家。这样一来,孙小花就像有四五个儿女,虽然生活简朴,但一大家子在一起,其乐融融,令人羡慕。
  孙小花在大麦村民的眼里也是一个勤劳敢干、善良贤惠、可亲可敬的农村妇女,十冬腊月是她最忙禄的日子,每缝村子里谁家有大小事请客办酒席都要请她去帮忙,人们常说小花是村里的大忙人,谁家有事都离不开她。
  令孙小花欣慰的是,丈夫不仅是她生活中的伴侣,还是他的精神支柱,对来家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真诚。对孩子们的关心,有时甚至比孙小花还要好。女儿和妹妹的女儿同在茨营上初中,每到星期五下午,丈夫一定骑摩托车去接回来;星期天下午,又骑摩托车送到学校,没有亲疏之分。而她亲生的两个孩子,在她的带动下,也非常懂事。看到母亲忙不过来,就主动承担起母亲的部分责任,为奶奶铺床、洗衣服;吃饭时给奶奶添饭、搛菜;女儿不读书、写作业时,还给奶奶梳头。更让孙小花欣慰的是,全家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。到了2011年,经过一家人十六年的努力,家里所欠的内外债全部还清,并略有积蓄。村子里一家家盖起了小洋楼,孙小花虽然动心,但她不会去建盖。她要为三个读书的儿女们积攒学费,让他们学业有成,走向更宽阔的天地。
  村里人都称孙小花是孝敬公婆的“好媳妇”,教育子女的“好母亲”,左邻右舍“好邻居”,村里人的“好朋友”,在孩子们心目中妈妈是最善良、最贤惠、最伟大的母亲。这个家就因为有孙小花,所以人人都说他们是最和谐、最温馨、最幸福的“最美家庭”.她本人被评为麒麟区首届道德模范、被曲靖市评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、荣获曲靖市十大孝星荣誉称号。
 
0

上一篇: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——郑运珍同志的事迹材料

下一篇:旧州“妇女儿童之家”授牌 助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

官方微博

官方公众号

手机官网